我身邊的朋友們常常早上一見面就說:"唉呀,昨晚上沒有睡好,今天起來臉色也難看了,黑眼圈也出來了,好醜哦。"可見睡眠對容貌氣色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
我國有20%~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1/3的人屬於重度失眠,不過,大多數人卻不知曉失眠的危害有多嚴重!
《內經》早就指出,天有四時,人的睡眠應該符合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
《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說:"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解釋道:夜半"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白晝"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的生活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有節律,是人保持健康的根本。以《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認為,通過安排起居、調養精神,使人體的陰陽氣與自然界的陰陽氣升降規律和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養精氣、益壽延年的作用。女性隻有睡眠充足,才能氣血充盈、靚麗奪目。
你睡夠了嗎?
• 平均7~8小時
• 睡眠所需的量因人而異
• 睡眠品質比睡眠量更重要
• 睡得好:熟睡的感覺、醒後精神飽滿。
• 補眠補的回來嗎?難
• 睡眠障礙的定義:
(1)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一個月以上
(2)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傷
◆什麼是失眠?
(1)主觀的感到睡眠不好(如:眠淺多夢)
(2)難以入眠或難以維持睡眠
• 上床後需躺超過三十分鐘方能入睡
• 半夜醒來總時數加起來超過三十分鐘
• 床上躺了十個小時但是真正睡著的時間只有七小時(<80%)
(3)失眠每週出現三個夜晚以上
(4)失眠持續超過六個月
(5)因睡眠障礙而引起白天至少一項的後遺症
(6)睡眠上的困擾已經引起社會或職業功能上的障礙
◆影響失眠的因素
• 環境因素:
(1)環境吵雜:鄰居的電視聲、嬰兒哭鬧聲。
(2)環境改變:搬家、旅遊、出差時,環境氣候過冷、過濕或過熱。
• 生理時鐘:工作須輪三班制的人,及出國旅遊造成的時差等。
• 藥物的影響:支氣管、哮喘藥、減肥藥…。
• 心理因素 :
(1)個性:天生的個性似乎比別人較難入眠。
(2)精神壓力:遭遇重大事件造成精神壓力。
(3)精神疾病:焦慮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
◆中醫對造成失眠的看法
• 中醫古籍記載稱“不寐”
• 中醫學認為以“天人合一”理論來認識人體“入夜則寐,入晝則寤”的睡眠與覺醒現象,是人體適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的表現
◆五大證型
• 虛症:想睡睡不著或是愈累愈睡不著,看電視一直打瞌睡。
• 肝火:生氣氣到睡不著。
• 膽驚:操煩多或常被聲音吵醒,導致半夜易醒,或多夢。
• 膀胱蓄水:半夜一直想起來上廁所。
• 腸胃:腸胃道消化不良或積食致睡前過度飢餓或太飽都會容易睡不好(宵夜)。
◆中醫睡眠養生
• 中醫睡眠機制: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
• 夜晚子時(21點~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
• 天人合一的睡眠理論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四季睡眠的常規
春三月“夜臥早起“
夏三月"晚臥早起“
秋三月"早臥早起“
冬三月"早臥晚起"
中醫教你睡眠養生之道
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
陰氣最重的時候,也是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的時刻。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節能,也是最好的儲備及充電,更是恢復疲勞、走
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
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
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夜半應長眠。
提高睡眠質量有四大法寶:
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覺。「子、午」時候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及
養陽。晚上11點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
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覺只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因為這時是「合陽」時
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還有,睡前減慢呼吸節奏。睡前可以適當靜坐、散步、看慢節奏的電視、聽低緩的音樂等,使
身體逐漸入靜,靜則生陰,陰盛則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幾分鐘靜氣功,做到精神內守。
睡前可吃一點養心陰的東西,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因為人睡
覺後,心髒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髒中,心髒最辛苦,所以適當地補益心陰將有助於健康。
◆一夜好眠的睡前工作
1.佈置舒適的睡眠環境勿在床上浪費時間,待有睡意時才上床睡覺,可使用耳塞、眼罩等工具
2.靜坐休息。靜坐時,心跳會放慢、血壓會下降,精神緊張的症狀會明顯改善
3.欣賞音樂,可讓血壓和脈搏都很穩定。
4.多想好事。負面情緒減少,就能減少精神負擔。
5.走路散步。散步有助於人們平靜下來。
(可考慮赤腳)
6.輕鬆上床放慢呼吸。躺在床上以5分鐘時間,5秒鐘吸氣,5秒鐘呼氣,就能放鬆肌肉
7.輕鬆起床。鬧鐘響後躺在床上5分鐘,從腳趾、腳掌、小腿、大腿、臀部,直到上身、臉部肌肉,先繃緊再漸漸放鬆,就能有很好的放鬆效果。
★ 失眠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ロ睡眠不足,第二天免疫力就會下降,出現頭昏、頭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失眠是青春容顏的天敵,經常失眠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
長期睡眠不足4小時者,壽命將會比正常睡眠者縮短1/3。
持續失眠容易引起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失眠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嚴重影響女性心理和生理,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
失眠可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事故發生率上升。
★ 睡前十忌
忌睡前進食。進食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睡眠。
忌睡前用腦。睡前想事,大腦會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睡,易形成失眠症。
忌睡前激動。睡前激動會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和紊亂,特別忌大動肝火。
忌睡前說話。俗話說:"食不言,覺不語。"臥躺時過多說話會使人精神興奮。
忌掩面而睡。睡時掩住面部會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缺氧,影響身體健康。
忌張口而睡。睡時張口呼吸,冷空氣和灰塵沒經鼻腔過濾,直接被吸入肺部,會引起口腔及肺部炎症。胃也會著涼。
忌當風而睡。睡眠時人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中風或傷寒,所以在睡眠時注意保暖,不可讓風直接吹。
忌對爐而睡。對爐而睡會使人過熱,容易引起瘡癤等病症。
忌睡前飲茶、飲酒、咖啡。茶含有咖啡鹼、咖啡含有咖啡因,還有酒水,都會使人興奮莫名,不易入睡。
忌睡前過度娛樂。睡前過度娛樂也使人的神經系統樂而不眠。
★ 誘發失眠的因素有哪些
飲酒:飲酒后雖然容易入睡,但睡得並不踏實。
晚餐過飽:晚餐吃得太晚或太飽,胃腸活動頻繁,夜間反而更難入睡。
睡前情緒激動:睡時有心事,入睡時大腦就會興奮,出現失眠和多夢。
睡前喝水過多:睡前喝水或吃西瓜、稀粥等含水較多的食物,膀胱充盈,頻頻上廁所,自然難以安睡。
床鋪被褥不舒適、光線太亮、清潔條件差、通風不好、周圍環境很吵鬧等,都可能導致失眠。
夜間睡不著,白天補覺,再到夜晚又會難以入睡。
★ 睡眠養生六法
按時上床就寢。人的身體有一個生物鐘,所以生活要有規律。午睡在下午1到3點最好,夜間最好10-11點上床睡覺,這樣安排睡眠比較符合生理規律。
睡眠姿勢要正確。睡眠要"臥如弓",右側臥最好,有利於肌肉組織鬆弛,消除疲勞,幫助胃內食物向十二指腸方向運動,避免心臟受壓。
選擇合適的床鋪和被褥。上了年紀,最好選擇平木板床。被褥要柔軟、平坦、厚薄適中,過厚會生熱,過薄則會受寒,都能讓人睡不好。
《黃帝內經》說:"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則陰氣虛,故目不暝。"
我們所說的失眠在《黃帝內經》中稱為"不得臥"、"目不瞑"。《內經》裡講到,人的睡眠由心神控制。情志失常、過勞過思等因素都會導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陽不入陰,不能由動轉靜進入睡眠狀態,這就是失眠。
"胃不和則臥不安"
"不和"是指陰陽失調,臟腑的運化失調。胃主受納,其氣宜降。如果胃的功能失調,胃氣失於和降,反而上逆擾動心神,而導致失眠。因此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宜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睡前可吃一些養心陰、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牛奶、大棗等。
"順四時而適寒暑"
《內經》的"天人合一"理論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有四時,人睡眠也應該順應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一般在春夏應晚睡早起,秋季要早睡早起,冬季則早睡晚起。
"久臥傷氣"
中醫認為睡眠應適可而止,過度的睡眠容易出現氣虛的症狀,如精神委靡不振、身倦乏力、吃飯不香、心悸、氣短等。很多女性朋友以為睡得越多越好,其實是誤解了"睡美人"的說法。
☆針灸推拿
推拿按摩是促進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中醫最有特色的治療。每天睡前按摩按摩,不吃藥也可以睡得香。
保持愉快的心情,經常想些高興的事情。生活中有些磕磕絆絆是難免的,但總會過去的。不要讓那些困難成為你快樂的絆腳石,甚至成為你生活的主體。
盡量使自己的作息有規律,避免熬夜,更不要日夜顛倒。堅持"睡眠至上"的理論,因為它能讓你輕輕鬆鬆變漂亮。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時間不需太長,運動量也不必過大,重在堅持,適量運動有利入睡。
拒絕煙酒,少喝咖啡。不僅僅是為了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還有健康美麗。
★ 失眠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睡眠不足,第二天免疫力就會下降,出現頭昏、頭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失眠是青春容顏的天敵,經常失眠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
長期睡眠不足4小時者,壽命將會比正常睡眠者縮短1/3。
持續失眠容易引起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失眠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嚴重影響女性心理和生理,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
失眠可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事故發生率上升。